储运有方 做扇骨的竹材很讲究外皮,所谓的“货卖一张皮”,在这一点上很适用竹材。譬如竹材在未干透之前,表皮青筠不能有丝毫损伤,有一点擦痕就如美人面上有疤,所以,扇骨艺人常自己亲入山中竹林精选,选好后截成小段,用纸包好携运出山。拖下来会损伤竹子表皮,做出来的扇子自然就不美观了; 选料有节 能做扇子的竹子都是中段,上段囊太薄不适合做扇子,下段节太多也不适合。 煮晒有度 当天劈成段,然后下锅煮,需要煮三天三夜。煮竹子这个工序主要是为了防止竹子变色和虫蛀。煮过之后需要晾晒,晾晒也有讲究, “三分阳七分阴”意思是不能暴晒,比如每天太阳有十个小时照射,只能日照3小时,其他时间不能日照的。晾晒干以后就要放在通风的仓库储藏至少两年以上。玉竹颜色越深,证明他生长和储藏的年代越久远,也就是通常说的老料。 打磨有货 玉竹之所以莹透如玉,除选材精心外,尚需要多次水磨打光,揩磨光熟。即使同一产地的竹子,不经过细细的水磨打光,也不会有灵透光熟之感。所以,我们常见的扇骨中,同是一样的玉竹,有的晶莹剔透,其质地肌理细腻嫩白,而有的则是蠢笨愚鲁粗糙不忍睹,这其中就有一个选材和加工的问题。在这一点上可以说,一分耕耘一分收获,一分钱一分货。 盘玩有法 玉竹盘久了会变色,也是大多数人喜欢玉竹的一个主要原因。盘扇子,较主要的就是盘,如果天天盘,3到4个月就会变色。玉竹变色的过程:浅黄色→深黄色→桔红色→琥珀色→枣红色。也有些由于竹子的特性,不会变这么多颜色,但大体都要经历这个过程。